经过八年的开发建设,郑东新区知名度、美誉度大幅提高,影响力不断增强,成为展示河南、展示郑州改革开放新形象、新成果的重要窗口和靓丽名片。截止目前,东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逾千亿元,房屋开发面积2400万平方米,绿化面积1400万平方米,入驻企业和各类经济组织5000余家,入住人口超过30万,建成区面积达到65平方公里。在郑州都市区建设全面启动之际,郑东新区将抓住机遇,找准定位,突出城市建设特色,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为郑东新区的发展、繁荣和郑州都市区建设目标的全面实现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郑东新区在郑州都市区建设中的定位及规划远景
面对郑州都市区建设带来的发展机遇,郑东新区的定位及目标是:到“十二五”末,实现人均经济指标在中西部地区领先,与东部发达地区水平接近,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2000亿元,累计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000亿元,建成区面积达到115平方公里(全部建成),入住人口80万,将郑东新区打造成功能完善、管理一流、经济繁荣、宜居宜业的新城区,成为郑州都市区建设的先行区、首善区和示范区。
二、围绕郑州都市区建设,突出抓好五项重点工作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和郑州都市区建设全面推进之年,也是实现郑东新区“十年建新区”目标的关键之年。郑东新区将结合实际和功能定位、发展前景,进一步发挥优势,突出特色,重点抓好龙湖地区、龙子湖高校园区和综合交通枢纽地区三个重点区域建设,着力抓好五项重点工作。
(一)全力推进龙湖区域开发,着力打造郑州都市区高档生态宜居区。牢牢把握“速度快、档次高、收益好 ”的工作要求,把龙湖地区打造成生态低碳的休闲商务区和具有浓郁地域文化特色的高档居住区,成为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城市建设的亮点。一是坚持高标准设计。延续黑川纪章关于生态城市、共生城市、新陈代谢城市等理念,邀请世界级大师进行高起点规划设计。二是加快建设速度。做好基础设施建设,争取5月底前完成防渗墙施工,6月份开始湖区主体土方开挖,年底前成湖蓄水。抓好项目建设,新开工项目50余个,总投资超过200亿元,年度投资约100亿元。做好拆迁安置工作,2011年完成龙湖区域全部15个行政村34个自然村的拆迁工作,下半年启动约160万平方米的安置区建设。
(二)不断加快高校园区建设,着力形成郑州都市区建设的人才支撑区。通过3-5年的不懈努力,把龙子湖高校园区打造成为郑州都市区高校最集中、师资力量最强、学生数量最多、育人环境最佳、功能最为齐全的人才高地。一是继续加快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司法警察职业学院等第二批在建高校新校区建设,争取使河大国际学院早日开工,积极帮助入驻高校完善土地、建设等手续。二是打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加快推进魏河治理工程,尽快开挖龙子湖,早日实施滨河环湖景观建设,营造优美的教书育人环境。三是把湖心岛打造成为高校服务的公共平台,为大学生服务的就业创业平台,为高层次人才施展才华的创意基地。与省科技厅、省文投、河大共同投资建设集学术研究、科技研发、文化创意为一体的科技孵化器和产业园。引进中软宏大河南研发产业基地、北京弗雷森高新技术开发中心、新西兰—河南文化科技交流中心,以及一批研发中心等研发机构,培育一批发展前景好、投资效益高的创新型产业企业。
(三)服务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着力启动郑州都市区建设的新“引擎”。作为综合交通枢纽所在地,下步主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围绕郑州东站(高铁站)年底投用的目标,加快周边基础设施建设,全力做好服务。同时做好城际轨道交通、公路交通、地铁等工程的配合工作。二是借力郑州综合交通枢纽,把该区域打造成总部经济基地、商贸服务业高地。目前西广场及附近区域已经布置了30余个项目。要加大工作力度,再引进一批实力强、档次高、有影响的大项目。通过努力,使综合交通枢纽成为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建设的“发动机”。
(四)加强优势产业集聚,着力建设郑州都市区的金融支撑区和总部集聚区。目前CBD已累计引入各类金融机构70余家,引入国内500强企业和项目70余个。下一步,我们将采取积极措施,把连接CBD和CBD副中心的如意形区域打造成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资本支撑区和总部集聚区。一是继续引进全国性银行、外资银行地区总部,提升层次,加强集聚。目前,正与摩根大通集团、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太平洋保险公司集团、中国人寿等一批金融机构进行积极洽谈,争取早日落地。二是着力引进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企业地区总部和大型企业总部,打造企业总部集聚区。目前,在谈的有港中旅集团、招商局集团、华侨城集团、中建总公司地区总部等项目。三是建设各类交易中心。加快期货大厦建设,强化期货交易龙头地位,打造郑州商品期货交易与定价中心。以国家区域性(河南)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市场为依托,为中部6省及山东、浙江2省搭建产权、股权、债权交易的平台。四是规划建设东区金融后台服务区,为金融机构提供后台处理、银行卡业务、数据处理等专业化服务。
(五)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着力构建郑州都市区的公路物流平台。立足郑州都市区建设,积极承接郑州国际物流园区,重点发展邮政物流、钢铁物流、家居物流等,充分发挥在郑州都市区建设中的基础平台作用。一是以物流港为中心、商都路沿线为轴线,打造物流产业带。目前,我们正积极与世界工业物流排名第一的美国普洛斯、中外运、国内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食品企业河南众品食业等进行积极对接,争取项目早日落地。二是以物流港综合服务大楼为依托,加快内陆无水港基地建设。建立与海关、航空、检验检疫、外汇监管等系统对接的综合信息平台。三是加强物流信息枢纽和综合服务平台建设,重点建设物流电子交易中心、信息中心、展示中心和研发中心。
三、强化工作举措,为郑州都市区建设保驾护航
郑州都市区建设任重道远,郑东新区将认真贯彻郑州都市区建设研讨班精神,进一步加快转变领导方式,积极践行“三具两基一抓手”工作方式,确保各项工作快速推进,为郑东新区成为郑州都市区建设的先行区、首善区、示范区提供坚强保证。
(一)突出工作重点。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坚持以点带面,以突破求发展。以龙湖区域的开发建设为中心,掀起东区建设高潮。以“城市管理年”活动为主线,努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以加快金融集聚区和总部经济发展为重点,增强产业发展后劲。以狠抓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重点,提升城市承载能力。
(二)健全工作体制机制。继续推行项目分包制和例会制,将在建和拟建项目全部分包给领导班子成员和各局办,建立管委会、分管领导、局办三级项目协调制度,每周召开项目建设例会和重点项目推进会议。落实首席服务官制度,及时解决影响项目进展的各种问题。完善跟踪协调机制,对项目实施全过程动态管理。成立各专项工作指挥部,进驻一线和现场,在一线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有序推进各项工作任务按时完成。
(三)实施市场化运作。积极借鉴先进地区经验,搭建市场化运作平台,确保建设速度、档次和收益。一是建立专业机构评估、专家评审、政府决策、定期发布的土地区片价制度,建立公开透明的土地价格形成机制,确保土地收益和开发质量。二是充分发挥政府融资平台的作用,以控股、参股方式,与省市有关国有公司联合成立投融资公司,为重大工程提供投融资服务。三是继续完善市政管理市场化运作体制,提升管理水平。
(四)创新社区管理模式。以阿卡迪亚社区被国家民政部命名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为基础,从四个方面加强社区管理:一是形成党委、政府领导,组织部门牵总,民政部门牵头指导,各行政职能部门积极配合,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领导管理机制。二是成立社区服务中心,整合政府各职能部门的资源,形成一门式受理、一站式服务的工作模式。三是在未设立社区居委会的新建住宅小区,分区域建立直管社区试点,并逐步推广。四是研制社区信息化系统软件,建设集行政管理、社会事务、便民服务为一体的社区信息服务网络。
|